7月26日,一则《关于人防工程参建企业违规情况的公示》在漯河市人防工程参建企业微信群中发布,迅速吸引了大家的“围观”:“一次记录6家单位和个人的不良行为,通报批评了15家企业,力度真大”“看来人防办这次是来真的了”“不良信用记录对企业影响大不大呀、影响期有多长”,群内近200家企业一时间议论纷纷。
“这种效果正是我们想要的,通过信用管理手段,让守信者受益,得激励,让失信者受限,被惩戒”,漯河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胡坤锋深有感触地说。
深入学习 凝聚共识
2018年,漯河市人防办就着手推动人防建设领域信用监管制度建设。办党组“一班人”反复学习《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建立人民防空行业市场责任主体失信惩戒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河南省人民防空工程“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必须积极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作用,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调研 建章立制
漯河市人防办组织专班,启动了人防行业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制度起草工作。一方面,学习借鉴江苏、山东、福建等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多次深入人防企业走访调研,问卷了解市场运行规律、企业信用需求。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文件草案。通过漯河市人防网站、漯河市行政服务大厅、漯河市人防参建企业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公开,充分征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建议。2019年6月,漯河市人防办正式印发了《漯河市人民防空建设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信用记录和公示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不良行为与“黑名单”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不良行为采集、记录与公示流程,以及企业不良行为及“黑名单”管理程序,搭建起了覆盖人防建设管理全流程、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漯河市人防行业信用监管平台。
立说立行 较真碰硬
政策出台后,漯河市人防办迅速行动,细化相关配套工作细则,在人防网站建立了企业不良信用公示专栏,指定了责任科室和专职人员,全面推开监管工作。仅2019年1-7月份,就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市人防网站公示企业违法信息14次,在人防网站公示企业不良行为6次,在全市人防参建企业微信工作群通报批评违规企业15家,面对面行政约谈4名违规企业负责人。对于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不留情面、指名道姓,第一时间记入企业信用管理档案,第一时间上传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不定期通过人防网站、服务大厅和微信工作群等向社会公开曝光。尤其是敢于动真格,硬起手腕将一家屡次弄虚作假、违规经营的防化企业清退出漯河市场,在全市人防参建企业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一定要加强自律意识,守法经营、诚信做事,由‘要我诚信’变为‘我要诚信’,提高信用等级,增加企业效益”,已经成为漯河人防行业从业人员的共识。
初战告捷,市人防办并没有满足和懈怠。胡坤锋表示:“信用监管刚刚起步,大量的工作还在后面。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中央和省、市关于社会诚信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营造诚信经营、守法有序的人防建设市场环境,推动全市人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一是拓宽工作领域。在工程建设基础上,逐步把平时利用、维护管理以及为人民防空指挥、通信、宣传教育等提供服务的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也纳入信用监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开展信用评价,实行静态信息与动态监管相结合的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三是加强信用公开。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强化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人防企业从业行为产品质量监管平台”的信息归集、推送、共享和公开公示”。
编辑:郝要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