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涉密载体
22、涉密载体包括哪些种类?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纸介质涉密载体是指传统的纸质涉密文件、资料、书刊、图纸等。
光介质涉密载体是指利用激光原理写入和读取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CD、VCD、DVD等各类光盘。
电磁介质涉密载体包括电子介质和磁介质两种类型。电子介质涉密载体是指利用电子原理写入和读取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各类优盘等。磁介质涉密载体是指利用磁原理写入和读取涉密信息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磁盘、软磁盘、磁带等。
知识链接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或者通过观察、测试、分析等手段能够获取所承载的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和产品,简称密品。如有关密码设备,需要保密的新型尖端武器装备,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且需要保密的科学技术设备、产品,通过特殊途径引进的且根据约定需要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产品等。
23、制作和复制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制作和复制涉密载体有以下保密要求:
(1)制作涉密载体,应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及编号;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取防电磁泄漏保密措施;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销毁。
(2)复制涉密载体,应当经过本机关、本单位负责人批准,且不得改变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要履行登记手续,复制件加盖复制机关、单位复印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
(3)制作、复制涉密载体,应在机关、单位内或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
典型案例
2006年1月,某机关在转发其他部委涉密文件时,在文件印制过程中因校对人员疏忽,未标注文件密级,致使该文件以无密级的形式印发。该机关下属单位接到文件后,将其在互联网站上发布,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该机关及时删除互联网上有关文件,收回已经印制的文件,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24、收发和传递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收发和传递涉密载体有以下保密要求:
(1)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手续。
(2)传递涉密载体,要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不得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指派专人传递时,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并采取安全保密措施;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可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向驻外机构传递涉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25、使用和保存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使用和保存涉密载体有以下保密要求:
(1)使用涉密载体,要根据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确定知悉人员范围;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阅读、使用。
(2)查阅、收听、观看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记录、录音、录像。
(3)汇编涉密文件、资料,要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不得改变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汇编后形成的涉密载体,应按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志和管理。
(4)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5)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或参加涉外活动,必须确因工作需要,经过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且采取保密措施,确保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
(6)保存涉密载体时,应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要定期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26、维修和销毁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维修和销毁涉密载体有以下保密要求:
(1)维修涉密载体,应由本机关、本单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需外单位人员维修的,要由本机关、本单位有关人员现场监督,需要送外维修的,应当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
(2)销毁涉密载体,应履行清点、登记手续,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送交专门的涉密载体销毁机构销毁,禁止将涉密载体当做废品出售。机关、单位自行销毁的,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确保秘密信息无法还原。
27、绝密级涉密载体有哪些特殊保密要求?
管理绝密级涉密载体,除应遵守涉密载体的一般保密管理要求外,还有以下特殊保密要求:
必须存放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阅读和使用必须在指定的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对接触、知悉人员要作出文字记载;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摘抄;携带外出,必须经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两人以上同行,指定专人负责,并采取绝对可靠的安全措施;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或出境。
28、机构撤并、干部调整时如何移交、清退涉密载体?
机构撤销、合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制发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或合并后的新单位。移交时,须履行登记、签收手续。发文单位不收回的,要按规定登记销毁。
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单位,或因退休、辞职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应将个人使用和管理的涉密载体全部清理,退还原工作单位。
编辑:段丽静